1984年生于青岛。现生活和工作于纽约和青岛之间。塔可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和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在二十多岁时,塔可花费一年的时间研究《诗经》,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诗集。塔可的作品与诗歌精炼的语言相对应:他的图像似乎保持着一种令人惊讶的玄妙。 《诗山河考》系列于2014年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被购买收藏并展出。他的最新系列《碑录》,《昇碑》和《福地》作品也同样重温了中国文明。
塔可是展览《东流不作西归水》的参展艺术家之一。
1984年生于青岛。现生活和工作于纽约和青岛之间。塔可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和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在二十多岁时,塔可花费一年的时间研究《诗经》,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诗集。塔可的作品与诗歌精炼的语言相对应:他的图像似乎保持着一种令人惊讶的玄妙。 《诗山河考》系列于2014年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被购买收藏并展出。他的最新系列《碑录》,《昇碑》和《福地》作品也同样重温了中国文明。
塔可是展览《东流不作西归水》的参展艺术家之一。
DoorZine:作为一名跨越中国的摄影师,和早期的摄影师一样,你背着沉重的器材,试图捕捉遥远地域的诗意风景,寻找被遗忘的真实存在。每个章节都像一次漫游,带我们进入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美妙的精神之所。《诗山河考》起源于你在20岁时研究的《诗经》*,后于2010年至2012年期间创作这个摄影项目。在研究了《诗经》(收录自公元前11至6世纪的305首诗歌,这些诗集多来自黄河哺育的中原地带,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之后,你追溯着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曙光的脉迹。手捧一张清代地图,在2009至2013年之间搜寻了三千多年的文字所唤起的山脉,河川,遗墟和蹊径。为什么当初会对这本历史悠久,但却对(年轻的)公众来说相对陌生的书如此着迷?
决定拍摄这组照片的缘起很简单,当时还在纽约读大学,除了上课以外,打发时间除了上网就是看书了。在国外的环境下,最能引起我共鸣的,反而却是一些中国的旧书,特别是《诗经》和《楚辞》** 一类的优美的上古诗歌。现在回想一下,这背后可能是有比较强的身份焦虑感在作祟。其实大多数中国人在童年时期,都是多多少少读过《诗经》的。但是长大后在异国他乡重读,感觉却完全不同。当时一读起《诗经》就觉得很亲近,与其他中国的古籍仿佛板着脸的庄严玄奥不同,周作人*** 认为《诗经》的语言是“活泼”的,情感是“真挚”的,诚哉斯言。诗中描述了各种的花木,鸟虫,山川河泽,美丽的女孩,仿佛都是触手可及的。于是我便萌生了一个想法,想去《诗经》中提到的这些地方方看看。看一下这些孕育了如此美妙的诗歌的地方,相隔两千多年,如今是什么景象。
DoorZine:你在21世纪当下的中国找到你所寻找的东西吗? 这个古老的文明至今还保留着什么?
《诗山河考》拍摄的地方,其实也就是中国文明起源的,叫做“中原”的地域。在几年的拍摄当中,最让我感慨的就是,这片地域太苍老了。跟我曾经游历的充斥着自然野性的北美大陆不同,中原的每一個地方都透露着前人生活的痕跡,对地域改造的痕跡。这里已没有未经人类改变过的自然景色了,不管是山川河泽, 还是溪泉⽥野,经过人们几千年的反复耕耘,这片土地早已耗损过度,却始终未曾得到过休养生息。踩在这片土地上,让人感觉厚重,却又觉得很疲惫。《诗山河考》整个项目的图片都拍摄于两千五百年前诗歌所记载的地方,时至今日,故人不在,故国也早已不存。但在拍摄的路上,我经常被一些很具体的东西提醒,提醒着我历史与当下的连接。有时候是一段城墙,一块石碑,有时候是一段干涸的河床,甚至《诗经》中经常吟诵的⽜羊,某种花草,这经常让我感觉自己并不是孤立的,或许我与古人的感受仍然可以相通,因为我们面对不同事物的时候,所生发出的情感仍然如此相似。实际的事物与书中的文字奇妙地相遇了,并且相互印证,激荡起了我的思绪。可能,这就是我们称之为“文明”的东西吧,它似乎很虚弱了,却仍在延续。对我来说,过去既是无形的,又是随处可见的。
DoorZine:《诗经》中每个部分都最终成为一组图像化的“影集”——远处的风景、河流、植物中的细节等元素,罕无人烟的地方——它们由统一的方形构图和灰色调汇统。你是如何创作《诗经》中每个章节的呢?
在《诗经》写就的春秋时代,当时的中国由上百个大小的邦国组成,而《诗经》记述了它们之中十五个国家的民歌与官方的颂歌。在创作《诗山河考》时,我把这十五个国家按照地域跟诗歌风格,分为了九个系列。《诗经》里每个国家的诗歌都因为其所处的地域与历史,有着风格上的不同,这也体现在了《诗山河考》的每个系列中。
DoorZine:你的图像似乎被时间所凝固,在这里我们几乎看不到现代的痕迹。你是如何构建起你的画面,是否有受益于青铜器时期文字的灵感启发,同时又基于当今快速城市化中国现状的影响呢?
避开黑白两种极端间的明显反差,而专注于两极间的中间区域,这也是最难精确突显主题的色区。这就像在黎明或傍晚开⻋一样,不断变化的光线使人必须十分警惕以避免交通事故。我试图通过这样简约的手法,创造出心理上和物质上不可轻易接近的感觉,并被这种感觉所深深吸引。由于这些摄影作品较小的尺⼨和隐约的色调,观者不得不走近去欣赏,但走得再近也拉不近那心理上疏远的距离。
这样心理上的疏离隔阂与物理上的贴近,本身就会使作品释放出特殊的张力。加上低反差调性本身带来的静寂感与历史感,正贴合我希望能由此传达出的气息。已经不止一位评论家认为我选择的这种低反差的灰影调,与只在没有直射阳光的阴天拍摄作品,是有意或无意贴合了当下中国传达出的某种“时代感”,我深以为然。这并非是我对于当下时代的一种直接反馈,我更倾向这是某种潜意识对于创作者的影响。毕竟,我们都逃不开所处的时代。我经常梦到一个场景,我开⻋在渺无一人、雾霾笼罩的北京环路上,四周的高楼在雾霾中模糊不清,像是天上的墓碑向后退去。
塔可, 《白石》,2011年。《诗山河考》系列,2009-201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塔可, 《白桥》,2010年。《诗山河考》系列,2009-2013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DoorZine:这次的展览从传统写意美学(参考传统山水画派),历史学(人为干预自然)和生态学(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的角度着眼于当代中国摄影中的河流。你如何定义自己的作品?
我自我认定还是偏向于历史学的范畴吧。当时在美国就读的学校,距离诞生摄影中“新地形主义” (NewTopographics) 的乔治·伊士曼摄影博物馆 (George Eastman House) **** 非常近,学校里不少教授也受到这个主义的影响。“新地形主义”关注的是人类活动对于原始的风景地貌所造成的改变。可能我在此之上又加上了一个坐标点,就是文献古籍(比如《诗经》,或者黄易 ***** 在十八世纪的绘画与日记)中的描述与现实地貌的变迁。我喜欢探讨文献资料中的景观与现实风景的关系,而这其实也是中国传统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即所谓“怀古”或“咏古”。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中原地区的诗歌,共305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以屈原(公元前343年-公元前278年)为代表的战国楚国诗人所创作的一种文体。共收录十七篇。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周作人(1885年–1967年)是中国散文家,著名作家鲁迅的弟弟。 他是1910年代和1920年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倡导根据西方和国际模式(包括民主和科学)创造一种新的中国文化。
**** 新地形主义:1975年在乔治·伊士曼摄影博物馆(罗切斯特)举办了标题为“人造景观”的展览。该标志 着纪实摄影的历史和再现当代城市景观。展览展示了八位当时年轻的美国摄影师(罗伯特·亚当斯,刘易斯· 巴尔茨,乔·迪尔,弗兰克·戈尔克,尼古拉斯·尼克松,约翰·肖特,斯蒂芬·肖尔和小亨利·韦塞尔)和几位 德国摄影师(贝恩德和希拉·贝歇尔夫妇)。
***** 黄易(1744年–1801年)是清代著名的画家和篆刻家。黄易喜游历,根据他的旅程著有日记和绘画作 品。喜集金石文字,广搜碑刻。
艺术家访谈由零零&黎静整理
塔可专访完整版收录于展览画册(双语-中法文)中。画册于2020年7月15日开始发售。可在合作发行出版社Bandini Books网站上进行购买!
Copyright Doors Menyi 2021 | Credits | Legal Mentions
订阅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