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格:“这里面我拍摄的每个人都和我的记忆和思考产生了共鸣。”

木格,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1979年生于重庆,目前生活于成都。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编导专业后,木格将重心转向摄影。

“回家”是他作品的概念核心。木格的故乡正是三峡,在《回家》(2004年-至今)的创作中,木格用相机记录了自己在回归故里的沿途中所遇见的当地居民们遭遇的动荡。在《尘》(2009年-2017年)的创作中,依然是在三峡,他关注自然,时间和历史留下的痕迹。在《沿墙而行》(2013年-2018年)的创作中,他沿着长城步行了几万公里,走访了北方的村庄,以便用他最擅长的符号来描绘祖国的面貌。“《回家》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我自己回归故里的旅程。《尘》,是我的思绪曾逗留的地方。《沿墙而行》是一个新的起点,或者说是对“回家”这个主题更大一个层面的追寻。”

2019年,木格同摄影师冯立、张克纯共同发起了《洄流》教育项目。2019年,他在Format国际摄影双年展上展示了作品《沿墙而行》。他的作品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等机构收藏。

木格是展览《东流不作西归水》的参展艺术家之一。

DoorZine:《回家》这一系列作品关注三峡大坝的建设引发的人文及生态问题。你出生在三峡大坝的上游,距大坝只有450公里的重庆。你的童年可以说是伴随着建设三峡大坝这个宏伟的国家愿景而发生的。在1994年,第一个工程启动的时候,你只有15岁。此系列作品是否可以说是一部“纪录片”,一部带有内省性的成长自传?

木格:“一部带有内省性的成长自传”,我非常认同。《回家》这个项目我持续拍摄了十六年,从2004年到2009年,在这个阶段里,是我一次次回家的历程。在项目的拍摄中充满了大量的童年记忆与现实的巨变产生的碰撞,画面里的每一个人都仿佛是我曾经的状态与向往。我的家乡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离三峡大坝只有223公里的距离,三峡工程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在1999年,在我们家购买大宗物件都会去的长江边的云阳县。童年美好的几次旅行都是去云阳,所以1999年去云阳县,你发现云阳县整个大范围都在拆迁,我以前美好的记忆都已经消失了,当时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我是从1999年才开始认真了解三峡工程的由来、影响,2004年才真正开始实质拍摄创作。

DoorZine:这部作品的第一阶段耗费了你5年的时间来完成。这期间你目睹了因建设和拆毁带来的自然景观的变化,以及人们的迁居轨迹。你是否在一开始就考虑过这部作品可能会耗费的时长?您是否从一开始就考虑过这会是部相当耗时的项目?《回家》系列的创作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当我每一次回家,每一次沿着回家之路,都会触动我不同阶段的记忆,三峡工程改变的不是不仅城市,而是切断像我一样的乡民完完整整30年甚至上百上千年的记忆,这不像失忆症的状态,而是你知道有过去,但是你无法亲自见证。

三峡是我的故乡,是我生活30年的痕迹,而三峡工程是外来者,所以我想记录的是生活在三峡土地上的人如何生活的历程,三峡工程作为事件是背景,并不是《回家》系列作品关注的中心,所以我以时间作为线索,关注生活在三峡区域居民的经历。从最初的不舍、希望到现在的无奈与绝望,仿佛是一场白日梦。

从2004-2019年这十六年的时间里,我见证了白日梦的变化,从最初我们面对家园的变化,有想象、有期待,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前行和憧憬,到头来你发现依然什么都没有,很绝望和无奈,所以我觉得这是真实的状态,不是我个人想象出来的,我们在绝望中等待美好的活着。

木格, 《长江客船上远行工作的男子》,2006年。作品出自《回家》系列(2004年-至今)。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DoorZine:《回家》是一个唤起中华文化相当深远的故乡情结的标题。对大部人来说,故乡是一个人身份的重要组成。但是,从你的这些照片中所反映出的故事 – 那些提着手提箱,因历史的摆布而去向不明的人, 那些被迫迁移且失去故土和方向的个人与作品的名字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是否是您想要表达的矛盾之一?

中国的儒家文化讲的是君臣父子,我们谈论集体,很少讲个人价值,读书期间有班级荣誉、学校荣誉,工作有单位荣誉、行业荣誉,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你要先关注自己,当三峡工程涉及上百万居民的个体家庭的迁徙和改变的时候,我们作为其中的个体是不知所措的,没有人、也没有经验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所以去向不明的人是我们每一个个体,在《回家》系列图像里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是我自己的再现,也是上百万人个体的再现。我见证的是在三峡区域生活、打工、一日三餐、一年四季出现在三峡区域生活的普通人居民,这些人并不特殊。

你似乎更关注于三峡工程给失去家园的当地居民在精神和心理上造成的影响。你是如何和他们沟通并完成拍摄的?

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会经历破坏重建的过程,这不是应该懊恼的,我关注的是三峡区域的每一个个体如何面对时代发展,所以我希望拍摄尽可能多的时代下的人物肖像,所涉及的人群主要是流动的群体,而你提到的儿童、青少年和年轻群体,恰恰是最活跃的群体,他们是希望,也是在见证历史的一群人。生活在三峡区域的居民,都很友好,在面对相机镜头都很坦然,所以大部分的图像并没有经过沟通。这里面我拍摄的每个人都和我的记忆和思考产生了共鸣。

木格, 《长江边谈恋爱的情侣》,2006年。作品出自《回家》系列(2004年-至今)。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DoorZine:三峡的自然景观曾启发了许多的学者、诗人及艺术家,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河流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小时候生活在大山里的小镇,从小就想象着我应该怎么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公路、河流是我小时候去往外面世界唯一的途径,所以我很迷恋在路上自由的状态,迷恋公路、河流能够带给我精神的满足。

艺术家访谈由零零&黎静整理

木格专访完整版收录于展览画册(双语-中法文)中。画册于2020年7月15日开始发售。可在合作发行出版社Bandini Books网站上进行购买!

访问木格个人网站了解更多讯息:mugetang.com
Instagram:
@muge_studio

点击了解更多展览《东流不作西归水》信息。

相关的DoorZine文章
贾樟柯被认为是中国最伟大的导演之一,活跃于故事片与纪录片之间,他探索出一种植根于中国当代现实的纪实性电影风格。
相关项目

Newsletter

订阅本站